读书节寄语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百无聊赖,头脑浑浑噩噩,心里仿佛被抽空了一般,总觉得空荡荡的,心里满是挫败,沮丧长满了神经,慵懒得像只小猫,只想绻缩在角落里一动不动。那么觅一处安静的角落,漫无目的地抽取一本图书,伫立在图书馆明亮的窗前,金色的阳光洒进来,照在散发着悠悠墨香的书上,拥卷在手,潜心品读,任思绪飞扬,将自己放逐于书的世界,感受生命的崇高,感受情节的曲折,感受故事的娓娓和壮丽。时光在书中辗转,翻卷的书页让抽空了的心又慢慢地充盈,充实感又回到了你的身体,你又变回了那个意气风发的自己。原来书籍带给我们的远远不只有知识,她还带给我们带来了心灵的平静、灵魂上的高贵、奋发向上的力量。
如今,网络已改变了信息的获取方式,网络挟裹着海量的信息和垃圾扑面而来,较之阅读时代这些信息粗糙、肤浅和琐碎,人们还来不及甄别、消化,照单全收后在头脑里泛滥成灾。人们的阅读进入了一种碎片时代,这种碎片化状态支解了我们的思想,梗阻了我们的理解,简单了我们的想象,粗糙了我们的情感,很多阅读时给我们留下的美好也一同被埋葬。即便网络时代的到来,阅读依然有着不可取代的独特魅力,它古典式的宁静,和在白纸黑字之间弥散着的想象力和慰藉感,是任何其他行为不可比拟的。这是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它可以让我们的情感和心灵有了一个与之呼应且充满着悠扬回声的空间。亲爱的同学们,我们为什么不选择这种美好的生活方式呢?让阅读的种种美好在你的心中延续,直至春暖花开。青春在好书的陪伴下,能够让你们仰起头,不再只注意自己鼻尖底下那一点点,而会重新看一看头顶浩瀚的天空——太阳还在明朗朗地照耀着。
温总理强调“书籍是不能改变世界的,但读书可以改变人,人是可以改变世界的。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一个国家硬实力不行,可能一打就败;而如果软实力不行,可能不打自败。只有经济的发展,而缺乏了文化的积累,只能是鸟的一只翅膀,这样的民族是无法飞得更远的。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所以读书应该成为我们民族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成为这个社会的良心,成为我们所有人感情和思想的一种滋养。
美著名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说:假如世界被毁掉了,只要图书馆没有被毁掉,我们就可以把世界重新建设起来。图书馆,静静地矗立着。亲爱的同学,当你行走在警院的小径上,请你在图书馆,停驻下你的脚步。